【丹阳时评】流量时代 创作唯有真诚的情感能拨动心弦

2025-08-25 14:55  

“坟头上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就像我对母亲的念想一样,一年年,总也断不了。”这是近日农民工安大爷在接受短视频创作者采访时写下的文章《我的母亲》中的语句,这如泥土般朴实的词句中蕴藏的真情,使其获得了巨大流量。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同质化与低质内容不断冲刷感官,《我的母亲》的走红,是当下大众对优质内容和真实情感渴求所发出的声音。

自2016年抖音上线引爆短视频狂潮以来,碎片化视频内容逐渐成为人们视线的主角,内容创作却逐渐异化。互联网流量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吸引许多人开始从事互联网内容创作。然而在追名逐利的浮躁风气中,内容创作渐渐出现一些问题,同质化内容泛滥,低俗化表演频现,监管虽不断发力但新问题仍旧层出不穷。这片看似丰饶的流量沃土,实则背后却是贫瘠的内容世界。

当创作者们沉迷于对流量的追逐,最终则会失去大众的信任。博主“猫一杯”为博流量虚构剧情,全网寻找一个丢失作业的小学生,以精心编织的虚假剧情蒙蔽善意,最终走向大众的对面。此类内容盲目追求流量,在收割了流量的同时,却如沙上筑塔,掏空了大众的信任,侵蚀着创作生态的根基,也荼毒了受众的精神世界。

做向下扎根的内容、传达真实诚挚的感情才是人民喜闻乐见的内容,《我的母亲》的走红再一次验证了这一点。李子柒以烟火日常绘就田园诗篇,传统手作与自然之美中流淌的宁静真挚,令全球观众为之沉醉;电视剧《人世间》则着力描摹平凡家庭的坚韧与温情,平静的日常生活触动了无数人内心最柔软的记忆。这些作品说明,真诚的情感具有穿透喧嚣的力量,足以跨越屏幕,深入受众的心底。

即便技术洪流奔涌向前,内容和流行趋势不停流变,但人性对真实情感的渴求是永远不变的。“我想着,等哪天我扛不动水泥了,就回村里挨着那堆土躺下,没准那时候我再叫妈妈,她就能听见了。”《我的母亲》中这质朴文字引发的广泛共鸣,也在不断告诉我们,源自生活深处、未经矫饰的赤诚情感,始终拥有治愈心灵的力量。

当技术奇观令人目眩,创作唯有真诚的情感能拨动心弦。创作者当以真心为犁,深耕生活的沃土;平台当以责任为尺,建立更科学的评价机制。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如农民工安大爷般真挚的声音冲破束缚,让那些“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的朴素情感,在时代的原野上生生不息。

(作者 枝江市七星台镇人民政府 高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