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讲堂】维护国家安全 人人都是主角

2025-04-14 11:28  



2025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周年,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十载风雨兼程,国家安全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法治根基到全民意识,从理论创新到实践深化,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平凡守护者的心血与智慧。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提到“国家安全”,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国家的事,与自己没啥关系。但事实上,国家安全早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每天使用的手机、网络,可能面临境外黑客的攻击;我们随手丢弃的快递单、工作文件,可能泄露重要信息;甚至是一次不经意的聊天,都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近年来,境外间谍组织通过高薪诱惑、情感拉拢等方式,策反我国公民窃取情报的案例屡见不鲜。例如,有人因轻信“海外高薪工作”,被胁迫拍摄涉密照片、传播虚假信息;有人因随意连接公共WiFi,导致个人信息被盗,威胁国家安全。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防线的薄弱点,也可能是守护者。

根据《国家安全法》,每个公民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具体来说,我们能做些什么?一是照片不任意拍。不能在军事基地、军用港口等地未经允许拍照,更不要在朋友圈、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分享涉军照片。二是车队不随意插。驾车外出时,遇到军车车队驶过,不要穿插车队,更不要跟踪拍摄。三是工作不盲目干。工作中不要有类似提供涉密单位尚未公开的内部信息等可能泄露国家机密的行为。四是电脑内外网不混用。不要在内网专用电脑上使用无线网卡、无线鼠标等无线设备以及外单位的存储介质,记得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加强对病毒的防范。五是行李箱不胡乱装。行李箱中不要带回异国他乡的土壤,也不要带回动物标本,因为这些都可能会对国家生态安全造成威胁。六是东西不随便买卖。不能非法购买或出售无线摄像笔、GPS跟踪定位器等专用间谍器材。七是信息不非法传。不参与出版和传播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理性表达爱国行为,不在社交平台发布不该发的言论和照片。八是发现可疑线索不隐瞒。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和线索,都应当立即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最后,请大家记住三个“一”:

一个电话: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拨打12339。

一份责任: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一种习惯:把安全意识融入日常生活。

朋友们,国家安全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每个人的生活日常。当我们共同筑牢人民防线,国家安全的基石就会坚如磐石。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守护这份“国泰民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