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祖倬
朗读:心怡

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森林里,人们步履匆匆,像是被无形的钟表驱动着,奔赴各自的目的地。人与人之间,仿佛隔着一层透明却冰冷的屏障,即使并肩而行,心与心的距离却似天涯。那些温暖的瞬间,如同珍贵的星辰,隐匿在生活的角落,等待着被发现、被铭记。而在湖北宜昌市胜利四路西段的公交站台,一场平凡又非凡的相遇,如同一缕暖阳,穿透了冷漠的阴霾,在我心间洒下无尽的温柔与感动。
那是个寻常的周二清晨,天空湛蓝如宝石,几朵白云慵懒地舒展着,似是未睡醒的孩童。金色的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斜斜地倾洒在胜利四路西段的公交站台上,为这个忙碌的早晨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站台上早已人潮涌动,上班族们神色匆匆,眉头微皱,时不时低头看着手机上的时间,满心惦记着即将开始的工作;买菜的老人们拖着小推车,眼神里透着对新鲜食材的期待。
人群中,一位手提橘子和地瓜的大妈显得格外突兀。她大约六七十岁的模样,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纹路,眼角的皱纹像老树的年轮,记录着漫长的时光。她的头发花白,几缕发丝被微风轻轻吹起,略显凌乱。大妈的眼神中满是焦急,紧紧攥着一个装满橘子和地瓜的塑料袋,袋子因承受着橘子和地瓜的重量,底部已经微微变形,提手处也被勒得细细的,仿佛下一秒就要断裂。
随着一阵熟悉的鸣笛声,公交车缓缓驶入站台,稳稳地停在众人面前。车门“吱呀”一声打开,大妈见状,急忙迈开步子,急切地想要挤上车。或许是袋子过于沉重,又或许是她走得太过匆忙,只听“哗啦”一声脆响,袋子底部裂开了一道大口子。黄澄澄的橘子和深褐色的地瓜如同挣脱束缚的小精灵,咕噜噜地滚落在站台的地面上,有的还调皮地滚到了站台边缘,差点掉进车道。
大妈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慌乱与窘迫在她眼中交织。她一边焦急地弯下腰,试图去捡拾橘子和地瓜,一边不时抬头张望公交车,眼神中满是担忧,生怕错过这趟车。她的动作略显笨拙,颤巍巍的双手刚抓住几个橘子和地瓜,另一些又从指缝间溜走,在地上欢快地打着转。周围上下车的乘客们,却像是被按了快进键的电影角色,脚步匆匆,目光冷漠,对这一幕视而不见,只顾着赶自己的路,仿佛大妈和满地的橘子、地瓜只是站台背景中微不足道的一角。
就在这无助又尴尬的时刻,一道身影从公交车驾驶座上迅速站起。那是一位身着整洁制服的男司机,他面容清俊,眼神温和而坚定,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他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解开安全带,三步并作两步地快步奔下车。他来到大妈身边,毫不犹豫地蹲下身子,动作轻柔又娴熟,小心翼翼地将散落的橘子和地瓜一个个捡起,仿佛在收集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他专注的眼神里,满是关切与善意,那神情,仿佛在做一件足以改变世界的大事。
不一会儿,地上的橘子、地瓜便被他全部收拢。随后,他又贴心地返回车内,拿出一个崭新的备用袋子,将橘子、地瓜仔细地装进去,还特意把袋子口扎得牢牢的。在这个被冷漠笼罩的站台上,他的一举一动都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驱散了周遭的寒意,让人心头一暖。
周围的人们渐渐被这一幕吸引,原本匆忙的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有人停下脚步,投来赞许的目光;有人小声地议论着,话语中满是对司机善举的钦佩。而那位大妈,脸上的焦急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感激与感动。她颤抖着双手接过司机递来的袋子,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哽咽:“谢谢,谢谢啊,小伙子,真是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我这可怎么办哟!”司机笑着摆了摆手,语气真诚而温暖:“不用谢,大妈,这是我应该做的。”
说完,他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大妈,缓缓走上公交车,还细心地帮她在车厢里找到一个靠窗的空位坐下。他轻轻提醒大妈:“大妈,您坐好,抓好扶手,路上可能会有点晃。”在再三确认大妈坐稳扶好后,他才快步返回驾驶位,发动车子,继续踏上行程。
公交车缓缓启动,车厢里的气氛悄然发生了变化。原本低头沉浸在手机世界里的乘客们,纷纷抬起头来,眼神中多了一份温暖与柔和。人们开始小声交谈,分享着刚刚发生的暖心故事。有人感慨世态炎凉中仍有温情,有人称赞司机的善良与热心。小小的车厢,因为这一场善举,变得格外温馨,仿佛冬日里的一间暖屋,驱散了所有的寒冷。
我静静坐着,望着司机专注的背影,心中充满敬意。他每日穿行于城市脉络,是平凡的公交司机;然而此刻,他以行动擦亮了善良的底色,生动诠释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这看似微小的援手,不仅解了大妈的燃眉之急,保全了那些承载生活滋味的瓜果,更如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荡起层层善意的涟漪。
我未能记下车牌,也未知晓司机的姓名。但他俯身拾捡的身影,温和的笑容,连同那袋扎紧的橘子地瓜,已深深烙印在我心间,成为记忆中最珍贵的画面。他以最朴实的姿态告诉我:伟大的善良,往往蕴藏于平凡的俯身与援手之间。这份暖意,如同一颗播撒在心田的种子,必将在岁月滋养下生根、发芽,绽放出恒久芬芳的花朵,提醒我,也提醒每一个遇见它的人:人间值得,因善长存。





作者简介:刘祖倬,男,湖北枝江人,枝江市作家协会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长期深耕金融领域,现已退休。在职期间,撰写的多篇高质量文章被《人民日报》《湖北日报》《三峡日报》《中国金融时报》等权威刊物广泛登载。同时,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参与编写出版《银行经营概论》(中国金融出版社)等学术著作,为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退休后,依然热爱生活、笔耕不辍,继续以文字记录时代、分享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