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时评】从“脆皮”到养生热潮,年轻人需跳出“安慰剂”陷阱

2025-09-01 16:51  

“伸个懒腰脖子扭了”、“打喷嚏至腰椎间盘突出”、“憋笑至鼻动脉破裂”……近日,“脆皮年轻人”现象鉴赏在社交平台层出不穷,引发广泛讨论与共鸣。“脆皮年轻人”是指18到25岁之间的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身体却如薄薄的脆皮一样容易受伤。

其实,年轻人的“脆皮”是一种常见的“现代病”。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长期久坐、饮食不规律、睡眠不充足等因素严重影响了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加之现在年轻人的健康理念开始转变,不再迷信身强力壮、血气方刚这类传统叙事,使得不少“脆皮年轻人”逐渐迷恋养生,理疗、推拿、保健品、泡脚包等各种花样养生一应俱全。

据央视财经发布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18至35岁的年轻人消费榜单排名中,健康消费跻身年轻人消费意愿的第3名。现在的“脆皮年轻人”太过依赖养生,试图通过花式养身的方式弥补透支的身体。然而,这往往只能起到一种心理安慰和自我欺骗的效果。如果不能尊重医学本身规律科学养生,那么养生“安慰剂”不但不能改善健康情况,反而会产生副作用,让年轻人有一种“可以花钱买健康”的错觉,被包装得天花乱坠的养生产品割了韭菜,让已经有些“虚”的身体雪上加霜。

年轻人需要理性养生,切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审慎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养生方式,并尽可能到正规的医疗机构选择正规的保健品。此外,年轻人也要在养生基础上改变原有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在改变不良体态、加强运动健身的同时,适当放松身心、释放焦虑情绪和精神压力,循序渐进,逐渐养成更加健康的生活工作习惯。

同时,鉴于年轻人当前存在的养生焦虑,医疗机构、市场监管部门等也都应当有所回应。市场监管部门应当针对市场上各类养生产品加强巡查,如果发现夸大疗效甚至副作用明显的养生产品,应当及时作出处置,避免年轻人在养生道路上遭遇各种明坑暗雷,帮助他们维护自身权益;医疗机构也应当加强相关科普宣传,开设适合年轻人的健康门诊,便于年轻人寻求正规医学指导。

年轻人热衷于养生是一种健康理念的进步,但也要避免陷入盲目跟风的境地,警惕被一些带有过度商业盈利意图的养生话术裹挟,使得养身对“脆皮身体”造成二次伤害。而只有让“花式养生”变成“科学养生”,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强身健体。

(作者 董市镇人民政府 王晓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