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加上老伴儿姓名的不动产权证,84岁的李奶奶喜极而泣。这是枝江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便民服务,为年迈失能老人办实事带来的感人场景。
7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枝江市社会福利院,静心聆听李奶奶讲述了与唐爷爷恩爱一生的故事,以及房屋产权证缘何增加老伴儿为共有人的心路历程。
原来,李奶奶是枝江市百里洲镇李家坑村人。上世纪60年代初,缘分让她与当时在百里洲镇高湖小学任教的唐老师相识,并成了当地引领时代潮流的自由恋爱对象。
1963年4月,经过热恋的两人领证结婚,次年生育女儿唐女士,日子过得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00年1月,老两口随女儿唐女士进城,用积攒的8万元在枝江城区买了一栋两层楼的房子。当年办理房屋产权证时,尚未强调夫妻双方作为共有人同步登记,产权证只有李奶奶一个人的名字。
1年前,李奶奶中风瘫痪,唐爷爷悉心照料,无微不至。后因李奶奶完全失能,老两口一起住进了医养结合的社会福利院。
63载不离不弃,半个世纪恩爱如初,老两口的爱情故事备受知情人推崇。生病卧床后,李奶奶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在只有自己一个人名字的房屋产权证上,加上老伴唐爷爷的名字。“无论哪个先走一步,有两个人名字的产权证就是另一个人的念想,也是超越半个世纪的爱情见证。”李奶奶饱含深情地说。
遵从母亲愿望,女儿唐女士于7月14日上午专门来到枝江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向窗口负责人罗照林转述了母亲要在不动产权证上添加父亲名字的想法,并讲明了老人瘫痪失能、无法来到办证机关的特殊情况。
听了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罗照林深受感动,当即表示以特事特办、服务下沉方式,让李奶奶如愿以偿。
当日下午2时许,枝江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工作人员一行3人,冒着39摄氏度的高温来到社会福利院,为李奶奶现场办理了纸质申请、信息录入、人像识别和指印留存等权证加名的全部手续。次日,窗口工作人员再次将办结加名事项的不动产权证,送达到两位老人居所。
便民上心,服务下沉,既解了失能老人之难,也让年轻干部在“圆梦”行动中感受了老一辈恩爱婚姻之美、新时代俯身为民之需。
来源:我的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