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融媒(通讯员 张素娥)“雨水不再往屋里灌,墙壁也不用担心损坏了!”近日,丹阳新村一巷的刘师傅站在修缮一新的管道旁,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这看似简单的改变,正是谦泰吉社区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为指引,化解民生难题的生动缩影。
此前,一场大雨让丹阳新村二巷自建房楼栋外年久腐蚀的落水管道脱落,每逢雨天,大量雨水渗漏至一墙之隔的刘师傅屋内,连着周边几户居民家中都深受其扰。由于管道破损的房屋已分层售卖,周边房屋楼栋间隙狭窄,施工车辆无法进入,只能依靠人工修缮,维修施工难度大,且费用分摊问题未达成一致,让原本融洽的邻里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面对这一问题,谦泰吉社区负责人、网格员逐户走访,耐心倾听居民诉求,将凝聚共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多次组织居民共同协商。社区负责人在协商中说道:“咱们这是自建房,没有物业管理,房屋出现问题,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解决。修好管道,消除的是所有人的安全隐患,受益的也是每一户居民。”为让居民们直观认识隐患的严重性,社区一方面展示其他地区因漏水导致墙体坍塌的新闻事件,另一方面邀请三家专业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反复比对施工方案和费用成本。经过充分协商,大家综合考虑了各楼层使用频率和产权归属等关键因素,最终达成了一套兼顾公平性与经济性的优化方案。
达成共识后,各方迅速行动。社区网格员化身“协调员”,第一时间与空置房住户沟通,顺利打通施工通道,一巷、二巷邻里相间的居民们也自发组建“志愿队”,有的维持现场秩序,有的协助搬运材料,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作业,脱落的管道终于修复完毕。
此次维修问题的解决,不仅修复了破损的管道,更修复了邻里间的关系。在谦泰吉社区,通过居民共同参与解决老旧小区、巷道等基础设施损坏问题的事例已屡见不鲜,社区一直致力于引导居民通过“众筹”“自治”等方式,鼓励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解决了小区树木修剪、下水道清理等一系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事“小切口”做好民生“大文章”,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一审:何唯
二审:潘德铭
三审:龚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