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晓芸
朗读:心怡


初春的午后,阳光像一斛温润的碎金,穿过西边宽大的玻璃窗,在亚麻格纹桌布上织出斑驳的暖色图案。那些跳动的光圈时而攀上茶盏的青花瓷,时而栖息在翻卷的书页间,恍若为时光写着注脚的精灵。
小餐厅里摆放着一张西餐桌,四条红木桌腿有些褪色,木纹里藏着二十多载光阴的密码,边角处隐约可见孙女用蜡笔涂画的星月,与遗落在桌边的小熊玩偶相映成趣。
闲暇之余,我总爱蜷缩在倚窗的餐椅上,任阳光熨平肩颈的疲惫。电茶壶“咕咕嘟嘟”冒着白雾,五峰毛尖、红枣枸杞、菊花胖大海在琉璃壶中舒展成琥珀色的黄昏,如诗般的茶香萦绕舌尖,将过往的时光在味蕾上缓缓绽放。
沉浸在自己的精神自留地,慵懒舒适。当程派传人张火丁的唱腔自音箱漫出时,满室春阳都成了流动的水袖。“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的唱词,攀着茶烟袅袅而上,幽咽婉转间,似乎看到了在春秋亭的雨中,戏中人因善缘而泪湿青衫;二黄慢板里,薛湘灵的锁麟囊在岁月里泛着珠光。古人的悲欢在茶杯里浮沉,窗台上绿萝新抽的藤蔓却悄悄探向光明,两种时空在春日午后达成微妙的和解。
窗外的阳光,把琉璃茶壶照得透亮,小雏菊在茶汤里不停地翻滚,不由得让人想起陶渊明东篱下的菊圃,张潮笔下“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的幽窗。原来从古至今,人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它不必是精致的茶室或书房,可能只是公交车靠窗的座位,图书馆里某个固定的角落,甚至手机备忘录里的几行诗句。重要的是在这方天地里,我们可以暂时卸下社会及家庭角色的甲胄,裸露的灵魂便能在这些缝隙里完成光合作用。
茶凉了再续,日影又西斜三分。瞥见窗外玉兰枝头上膨胀的绒毛花苞,忽然懂得薛湘灵赠囊时的心境——所谓精神原野,何尝不是我们赠予自己的锁麟囊?
在春秋亭般的人生驿站里,总要存着唤醒善意的珠宝,在命运湍流中,亦或是在某个疲惫的黄昏,灿若繁星,晶莹透亮。


王晓芸,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不以文字谋生谋利谋名,只是喜欢文字带来的充实与丰盈。小说代表作《铁血傲梅映凤台》,著有散文集《岁月如歌》,建有个人公众号“芸上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