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诺唯盛工业科技:智能车间赋能"中国智造"

2025-03-20 17:20  

枝江融媒(记者 朱深耕 黄杰成)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核心议题备受瞩目。在宜昌市伊诺唯盛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内,传统制造业的喧嚣已被科技赋予的静谧取代。这座占地135亩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内,数台智能装备与机械臂协同作业,从原料投放到成品包装,全流程实现智能化生产,以高新技术重新定义“中国智造”的高度。

3月19日,记者在生产车间的冲压工序区目睹了工业美学的具象化:四台六轴机械臂组成柔性产线,以0.01毫米级精度将0.7毫米不锈钢薄板送入400吨级冲压机。多关节机器人通过AI视觉系统实时校准轨迹,在连续冲压中实现几乎“零”的废品率。

焊接区的变革同样颠覆传统——数台激光焊接机器人同步作业,随着数台自动焊接机来回数道刺眼光芒的掠过,一个个长85厘米、宽60厘米的镀锌板快速的完成了多点焊接,多个不锈钢工件近乎完美地完成了组合焊接。"没上这个焊接机器人之前,我们需要专业的有焊工证的人员才可以操作。现在有了这个焊接机器人,普通员工在经过公司培训合格后就可以上岗。我们只需要把这个工件放在这个上面,这个焊接机器手就会自动操作。"焊接手刘矿花指着自动焊接系统感慨道。

在2023年底投产的智能折弯中心,记者见证了"以一抵五"的效能革命:通过万能折弯刀具与高精度减速机的协同,这台设备实现了多轴联动折弯与实时形变补偿。公司生产计划部部长阮志丹给出直观对比:"传统5台设备日产能240件,如今单人单机日产量突破800件,效率提升70%。"

在成品包装区,全自动的包装线正飞速运转。作为智能产线的核心装置,工业级自动打包机凭借其出色的响应速度与定位精度,展现出精密机械臂的卓越性能。它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 “捆扎大师”,当成品被输送到指定位置后,传感器感知到产品的到来,打包机便自动抓取塑料打包带,精准地缠绕在包装件上,包装动作一气呵成。

“据测算,自2022年引入机械手冲压、焊接、柔性折弯等八大智能系统后,企业人力成本压缩25%,生产效率提升35%,年产值从8000万元跃升至1.5亿元。”公司生产计划部部长阮志丹说。

随着成吨的货物被分批次的出口到欧洲、北美,伊诺唯盛正用科技证明,在机械臂流畅的轨迹与数据流的澎湃浪潮中,中国制造业的“智造化”未来已触手可及。

一审:赵程程

二审:潘德铭

三审:龚春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