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楷模”陈拥军:33载躬耕一线,从学徒到技术专家

2025-04-11 15:07  

枝江融媒(通讯员 许艺洋 罗琦)春风轻拂荆楚大地,高塔林立机组轰鸣。这里是三宁化工石宝山新材料分公司,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荆楚工匠”“湖北省技术能手”“宜昌楷模”陈拥军的不懈耕耘之地。

陈拥军检查干气密封控制系统

恪守匠心:33载躬耕一线,从学徒到技术专家

1992年,毕业返乡的陈拥军走进三宁化工的前身枝江县化肥厂,面对迷宫般的管道网络和看不懂的DCS控制系统,他自费购买专业书籍,在操作台上贴满便签笔记,连续三年春节主动留守值班,只为将设备参数、故障现象烂熟于心。

正是这份扎根生产一线的执着,让他在大型成套设备尤其是合成气压缩机、透平机等化工关键设备的运行维保、故障处置方面练就了独特绝活,成为了行业闻名的技术专家。2018年氨合成塔突发催化剂层温度异常,陈拥军带领团队72小时连轴转,独创“三维梯度测温法”,精准定位故障点,避免千万元的损失。

陈拥军和技术人员在生产现场

攻坚克难:激活540余套设备,勇挑重担焕发新动能

30多年来,陈拥军先后参与了三宁化工年产20万吨合成氨、“2030”等百余个项目技改和大型项目建设。问起挑战最高的项目,陈拥军回忆道:“那还是60万吨乙二醇项目。”

2018年,湖北省重点项目——合成氨原料结构调整及联产6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净化合成片区装置建设启动,陈拥军负责最核心的净化合成片区装置建设。该片区包括变换、未变换、低温甲醇洗、液氮洗等八大装置及多台大型机组,应用了多项国外专利技术和专利设备,各类动、静设备高达540余台套,管道焊接高达45万达因。面对如此巨大的设计与安装工程量,陈拥军从前期调研、方案制定,再到监造、调试等环节层层部署、全力监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历时40个月后,该项目终于在2021年3月建成投产,成功实现企业新旧动能转换。

陈拥军为维修钳工进行培训指导

薪火相传:发挥头雁效应,打造技能人才洼地

走进以陈拥军名字命名的“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墙上“传帮带责任书”格外醒目。该工作室集中了全公司所有维修及设备管理力量,从顶尖维修人才中选拔了泵类、矿山机械类等5类培训主管,陈拥军作为负责人,既履行管理人员的职责,又承担办事员的杂务,每天不知疲倦地运转。每一次大型设备检修、每一次开停车,陈拥军总是废寝忘食,亲自到现场指挥协调,解决疑难杂症。

2022年,陈拥军工作室获评“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他以“项目+导师”双轮驱动培养模式,通过“理论授课+实操训练+项目实战”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先后为企业培养出了50多名技术能手和设备技术骨干,“工业心脏”守护者相继涌现。

天色渐晚,厂区路灯次第亮起。陈拥军的身影又出现在大型机组检修现场,红色安全帽上的反光条不时闪烁着,恰如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熠熠星光。

一审:何唯

二审:潘德铭

三审:龚春梅

相关阅读